为什么别人的作品看上去很有质感,细节到位,自己的就平淡无奇,谈不上满意。问题到底出在哪?如何给设计作品最后”定妆”,让最终的设计脱颖而出?下面这5条经验之谈(层次、色彩、阴影、字体、氛围)能帮你搞定这个问题。
最后一公里?最后一公里!
最后一公里「Last Kilometer」这个概念,最早是拿来形容公共交通末梢的问题。后来各个行业都开始用,就逐渐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最后且关键性的一步。(通常很棘手,但如果解决得当就能为整件事形成完美的闭环)而在设计领域里,大熊认为这「最后一公里」的问题,恰恰就落在最终项目的呈现上。
你可曾想过这么一个问题:自己设计书看的不少,”设计大牛”的文章一篇不落,工作几年经手的项目不说多有难度,至少数量上也很足够了,照理说”设计经验”很丰富。可为什么逛 dribbble、behance、FWA 时,总能明显感觉到,明明风格相近,别人的作品看上去很有质感,细节到位,自己的就平淡无奇,谈不上满意。问题到底出在哪?
不光是刚入门的设计师会有这样的困惑,就连”身经百战”的资深设计师,也会面临类似的瓶颈,只是深度不同。
所以,如何settle、如何给设计作品最后”定妆”,让最终的设计脱颖而出?
下面这5条经验之谈能帮你搞定这个问题。
一、层次
层次分平面和纵深。任何一个设计师,都应该充分意识到,有节奏的层次变化,能在用户内心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。
我们来举个栗子。
这是一个简单的底图+文字(背景是卡塔尔航空),没有任何特别之处。然而却问题多多,不赶紧补救一下,根本拿不出手。首当其冲的是平面版式的层次,全部内容堆到一起,丢失视觉重心;其次是画面没有纵深感,稍作停留就觉得乏味。